logo 永具医疗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管理科普 > 正文
心率与寿命的奥秘:怎样的心跳才是 “黄金节奏”?
文章来源: 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17

心脏,这个勤劳的器官,每天不知疲倦地维持着我们的生命。然而,看似平常的心跳快慢,却可能在悄无声息中影响着我们未来寿命的长短。那么,心率究竟是高点好,还是低点好呢?到底怎样的心率才是通往长寿的 “黄金节奏” 呢?

心率快点好,还是慢点好?

静息心率较快 —— 高血压风险高:2025 年 1 月,《临床高血压杂志》刊发了一项基于中国老年健康调查(CLHLS)的新研究。这项研究给我们提了个醒:在中国老年人群中,静息心率较快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。这也意味着,静息心率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指标,帮助我们识别出高血压高风险的老年人。

该研究纳入了 3836 名老年人,他们的平均年龄为 86.24 岁,基线平均静息心率是 74.31 次 / 分。在大约 4.86 年的随访过程中,有 1449 人不幸患上了高血压。经过多因素分析发现,静息心率每增加 10 次 / 分,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 6%。和静息心率 < 70 次 / 分的人相比,静息心率在 70-80 次 / 分、80-90 次 / 分、≥90 次 / 分的人,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增加了 5%、16%、33%。

《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(2021)》也明确指出,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,首先要将血压控制达标,同时还要兼顾心率管理。控制好心率,好处多多,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,还能保护我们的心脏,延缓血管硬化的速度。因为心率加快时,心排血量会增多,这会引起血管收缩,进而导致血压升高。   静息心率慢 —— 留意内分泌问题:那么,心率是不是越慢越好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有时候,心率太慢,背后可能隐藏着某些疾病。内江市中医医院心肺病科副主任医师周丽在 2024 年于院公众号刊文介绍,一些病理性因素会导致心率变慢。比如内分泌疾病,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,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,会影响心脏的代谢和功能,很可能导致心率变慢。

还有心脏疾病,像窦房结功能障碍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,会直接造成心率减慢。冠心病、心肌病等疾病也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跳动。

当然,也有一些人天生心率就相对较慢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心脏功能会逐渐发生变化,心率也可能会随之减慢。

心率在这个范围更长寿

成年人静息心率的正常值是 60-100 次 / 分,也就是在清醒、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,每分钟心跳的次数。不过,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、老年病科主任医师郭艺芳在个人公众号 “郭艺芳心前沿” 刊文中提醒大家,理论上成人的心跳范围是每分钟 60-100 次,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,成人的心跳处于每分钟 50-80 次范围内是最健康的。

这就说明,如果每分钟心跳总是超过 80 次,那就偏快了。与心跳在 50-80 次 / 分的人相比,每分钟心跳超过 80 次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,所以这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心率情况。

2024 年 8 月,《科学报告》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涉及三个国家的研究,揭示了静息心率与寿命之间的反向关系:心率慢和心率快的人,平均寿命竟相差 9 年!

研究发现,在 5 年内,静息心率每增加 10 次 / 分钟,死亡风险就会增加 20%。而静息心率较慢的人,则更为长寿。统计数据显示,静息心率超过 90 次 / 分的参与者,平均寿命为 70 岁,而静息心率低于 60 次 / 分的参与者,平均寿命高达 79.3 岁,两者之间有 9 年的平均寿命差异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我的心跳平时总在每分钟 50 次上下,是不是太慢了?” 对于这种情况,需要明确三个问题:(1)心跳慢的时候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?比如胸闷、胸疼、头晕、乏力、眼前发黑等。如果没有这些症状,说明心脏能够向全身供应足够的血液。(2)脉搏是否规整?如果自己摸着脉搏不齐,有快有慢或者有间歇,那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了。(3)运动时心跳能否增快?这一点很关键。如果你在运动时(比如慢跑等)心跳能够达到每分钟 90 次以上,就不用担心。

此外,中青年发现自己心跳总是超过 80 次 / 分时该怎么办呢?郭艺芳表示,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。很多人经常熬夜、睡眠不足、酗酒、喝浓茶浓咖啡、吸烟、持续紧张焦虑,这些都是引起心跳快的常见原因。只要纠正这些不健康的习惯,心跳就可以逐渐减慢下来。还有一些重要因素,比如吃得太多、缺乏运动、肥胖,这些人也容易出现心跳快的情况。

上一篇:老人咳嗽气喘 8 个月,竟是因长期服用鱼肝油致罕见肺炎 下一篇:记住 5 点,拥有 “长寿” 心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