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 “没钱”,当代人最大的烦恼,大概就是感觉 “脑子不好使” 了吧。刚开完的会,会议内容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;越是临近 deadline,精神越是难以集中,涣散得厉害;打开电脑,半天憋不出一个字,脑袋里仿佛塞满了浆糊,一点思路都没有……
这个时候,你需要的可能既不是提神的咖啡,也不是各种保健品,更不是那些脑力训练 APP,而是 —— 运动。多运动,对大脑真的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。
不用等,运动效果马上就见效
运动的效果可是立竿见影的。有过运动经历的朋友,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:在运动的时候,脑子难得地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离出来,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呼吸、肌肉的发力以及运动的速度。运动结束后,那种让人头皮发麻的焦虑感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在酣畅淋漓运动的同时,那份 “出走” 许久的快乐又重新回来了。
这可不只是因为暂时逃离了工作和生活琐事而产生的心理作用,而是我们的大脑在随着运动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变化。
有研究表明,运动可以迅速提高大脑中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水平。多巴胺和血清素可是两种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的 “快乐激素”,多巴胺能够给我们带来动力和满足感,血清素则可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。这两种激素双管齐下,能让我们的快乐加倍~
运动不仅是大脑的 “快乐源泉”,还可以说是大脑的 “氧泵”。你可能不知道,我们的大脑平时其实一直处于局部 “缺氧” 的状态。2024 年发表于《科学》的一项研究发现,由于毛细血管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血流堵塞,导致血液循环受到阻碍,我们的大脑中会形成一个个微小的 “缺氧区”。
这些 “缺氧区” 虽然不会马上产生明显的影响,但却和老年痴呆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关联。不过,幸运的是,运动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流量,迅速改善大脑的 “供氧” 情况。在这项研究中,和静息状态相比,运动可以让实验小鼠大脑中的缺氧面积足足减少 52%。
不只是氧气,运动后大脑中各种神经递质、神经调节物和神经营养因子也会暂时增加。在它们的 “助力” 下,前额叶皮层所 “掌控” 的认知功能也会得到提升。
这样一来,你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,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,反应速度也更快了。更让人惊喜的是,这种 “醒脑” 的效果在运动后还能持续两个小时。在这两个小时里,你可能会更容易进入 “心流” 状态,整个人都变得精神抖擞,感觉自己还能再写十页 PPT!
长期运动,解锁大脑更多 “隐藏福利”
运动对大脑的好处,可不止眼前这些立竿见影的效果。运动对大脑的更多 “隐藏福利”,会在你长期坚持运动后逐渐 “解锁”。
过去,科学界普遍认为,人到了成年阶段,大脑基本上就 “定型” 了,不会再有新的神经元产生。但经过近些年的研究,人们发现成年人大脑的可塑性似乎被低估了,而运动恰恰就是促进大脑 “二次发育” 的一大关键秘诀。也就是说,坚持运动下去,你真的有可能 “长脑子” 哦。
具体来说,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的浓度。长期坚持运动,大脑就会持续得到 “滋养”,从而长出更多的神经元和血管,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会变得更加紧密。
海马体就是从长期运动中受益最多的脑区之一。在一项研究中,参与者经过 12 个月的有氧锻炼后,海马体的体积增加了 2%,而且还有多项研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。
海马体可是大脑的 “记忆中心”,我们的短期记忆、长期记忆以及空间认知能力,都在海马体的 “管辖范围” 内。更大的海马体体积,往往与更强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。
一项规模超过万人的研究还显示,和不运动的人相比,那些有运动习惯的人,不仅海马体体积更大,额叶、颞叶、顶叶和枕叶的体积也会更大。
反映到日常生活中,长期运动给你带来的变化可能就是学习新知识更快,记忆东西更牢固,脑子转得也更快了。那些总是爱犯迷糊的朋友,这下可有救了。
养成运动的习惯,不仅能让你 “长脑子”,还能让你少 “费脑子”。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,大脑也在逐渐衰老退化,会出现细胞损伤,最终还有可能患上阿尔茨海默病(老年痴呆)、帕金森病等 “神经退行性疾病”。
而长期运动不仅有助于大脑进行细胞的 “新老交替”,还能减轻脑内的炎症反应,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,对大脑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。甚至还有研究表明,对于老年人来说,运动对延缓大脑衰老的效果,相当于能让大脑年轻 10 岁。
和更为显著的短期效果相比,长期运动的影响或许没有那么直观、“肉眼可见”,但其对大脑的 “结构性强化” 和 “保鲜” 效果,可是实实在在的。
怎样运动,对大脑最好
对于到底该怎么运动,其实大脑真的没有太多挑剔。不要总是久坐不动,迈开腿动起来,可能就是大脑对你为数不多的要求了。
像慢跑、游泳这样的有氧运动就非常不错,抗阻运动(比如举重)、平衡训练(比如太极)、柔韧性训练(比如瑜伽)等也都能够有效改善大脑功能。
每周保证 150 分钟中低强度的运动量,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。但如果你平时比较忙,或者是个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运动的 “懒人”,也可以适当提高运动强度,比如进行每周三天,每次 25 分钟左右的剧烈运动。
甚至还有研究发现,仅仅 6 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(HIIT),在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方面的效果,就不逊色于长时间的低强度骑行。
总而言之,只要你愿意去运动,满足大脑的要求有很多种方式,总有一种适合你。
不过,如果你有条件的话,真心推荐你多到户外去走走。和在室内运动相比,在户外时周围环境那种 “温和的吸引力”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优化注意力的分配,结果反而能进一步改善我们的认知能力。
和那些耗费时间和精力,甚至可能会沦为 “智商税” 的其他 “补脑” 方式相比,运动,可能是你能为大脑做的最好的事情了。
先开始运动的人,就能先享受到聪明大脑带来的好处(评论区里的各位,可能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来分享自己的运动经历了)。不妨现在就起身动起来,给大脑一次 “重生” 的机会吧!